缅北四大家族覆灭后电信网络诈骗仍猖獗,受伤为何总是中国人?

拼多多助力 4 0

近期,我国公安部对外公布消息,已有超过920名涉嫌在缅甸等地进行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中国公民犯罪嫌疑人被我国警方押解回国,此举标志着我国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取得了新的胜利。自缅北地区的四大家族被剿灭后,骚扰电话似乎已经暂时消失。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尚未得到彻底根除,台岛地区、印度、迪拜等地仍旧是此类犯罪的发源地。根据最高法提供的数据,2024年,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万起,涉及受害者8.2万人,案件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7%。最高检在其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依法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起诉人数达到7.8万人,同比上升了53.9%。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为何受伤的总是我们中国人?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其次,我国的储蓄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据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储蓄率约为35%,这一数字远超美国(7.2%)、日本(11.5%)以及欧元区(13.8%)。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的存款总额更是突破了130万亿元的巨大门槛。高储蓄率在处理财务风险方面赋予了更大的机动性,然而,这也使得电信网络诈骗有了可能的目标受众。

电信网络诈骗为何始终难以根除?在电影《孤注一掷》中,有一句引人深思的台词:“从事诈骗的风险低于贩毒,但利润却远超贩毒。”如此丰厚的非法收益,使得不法分子甘愿冒险。这些诈骗分子往往藏身海外,让公安机关难以直接进行抓捕。加之复杂的地缘环境,各方利益交织,这些都使得跨国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变得更加困难。

缅北四大家族覆灭后电信网络诈骗仍猖獗,受伤为何总是中国人?-第1张图片-拼多多助力

运营商不能从源头上彻底封控涉诈号码嘛?

在电信诈骗的犯罪链条中,手机卡与银行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所谓的“两卡”,即手机卡和银行卡,是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电话和非法资金流转的核心工具。针对手机卡问题,运营商与公安机关联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整治行动。他们不断提升反欺诈技术及应对能力,依照法律法规,强化了对诈骗电话、诈骗短信、涉诈应用程序、涉诈网站的监控、识别、实时封堵及处理的力度。同时,他们聚焦于AI换脸拟声鉴伪技术、AI反欺诈大型模型、反欺诈数字人等前沿课题,加强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新。某些运营商甚至推出了“10元保费、60万赔偿”的防骗保险,在技术、资金和资源上的投入可谓是竭尽全力。然而,无论技术多么先进,制度多么完善,对于疑似涉嫌诈骗的电话号码,都难以做到百分百的准确识别。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甚至有可能误伤到正常的号码,导致客户的不满和投诉。因此,在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过程中,运营商不仅付出了全部的努力,还常常需要承担不必要的指责。

有人可能会质疑,既然手机已经实行了实名制,为何仍然未能有效解决涉及诈骗的号码来源问题?

揭开数起系统内部的真实事例:在2023年9月,一家位于某运营商辖区内的县级企业,接到了公安机关发布的《反诈督办通知》。该通知指出,该公司下辖的7个营业网点共违规办理了13张涉嫌诈骗的手机卡,并指出手机卡的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面对督办通知,该公司如坐针毡,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排查和回溯,并调取了相关录像和证据材料。调查结果显示令人震惊:涉案的号码均是通过正规流程办理,且客户本人亲自前往营业厅进行了二代身份证的登记。

为何原本正常使用的号码变成了涉嫌诈骗的号码,背后实际上存在一条复杂的灰色产业链。2023年11月,某市刑侦大队依据线索成功逮捕了涉嫌“两卡”犯罪的嫌疑人。该嫌疑人将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多张手机卡转手给了卡贩,这些号卡最终被用于电信诈骗,导致受害者遭受了超过49万元的损失。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违法分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利益网络:起初,所谓的“卡农”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手机卡,随后,卡商们将卡逐级转手,最终,犯罪团伙在下游环节进行诈骗活动。

这类个体对信用记录毫不重视,甚至故意从事犯罪活动。至2022年12月底,犯罪嫌疑人鲁某明知道有人正通过网络进行犯罪,却依然办理了河北省XX联合社的银行卡以及某运营商的手机卡,并且将这些物品寄送给他人,从而协助他人将网络犯罪所得的款项进行转移。公诉机关对被告人鲁某涉嫌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指控,事实明确,证据确凿充分,其指控的罪名得以确立。

自2021年起,每年因涉嫌“帮信罪”而受到公诉的人数高达约13万,这一数字在各类刑事犯罪起诉人数中位居前三。尽管运营商已构建实名认证体系,并采取技术、管理及制度等多方面措施加强监管,然而,针对用户自行违法操作号卡的情况,仍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管理边界存在局限性,难以对用户转售号卡的行为实施有效约束。

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极为繁复的系统工程,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目前,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三大运营商已建立起针对涉诈号码的分钟级关停机制,并与公安机关共同研发诈骗话术的AI识别系统。然而,要实现“天下无诈”的理想目标,我们仍需不断优化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由 *** 引领、企业履行责任、公众广泛参与的协同治理新局面。

本站拼多多助力资讯平台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拼多多助力、砍价、互助、帮砍、快速完成多多助力活动技巧等资讯,帮助广大爱好者快速掌握多多助力砍价的秘诀,能够轻松自如地成功完成助力活动。本站温馨提示:助力有风险,互助时需谨慎。

标签: 电信诈骗 跨境犯罪

上一篇拼多现金大转盘,揭秘背后的营销逻辑与用户体验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