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这家聚焦于拼团模式的社交购物平台,通过实施“低价”战略以及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被誉为拥有“三亿用户”的在线购物平台。
拼多多在短短三年内便飞速崛起,跃居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与阿里巴巴、京东共同构成了市场中的“三足鼎立”格局。
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就在上周,拼多多在纳斯达克市场成功登陆,这一壮举不仅打破了国内互联网企业上市速度的纪录,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低价商品,“山寨”风波

拼多多如愿上市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口诛笔伐的“山寨”风波。
以“碰瓷”三星的“三星视听科技”为例,该品牌英文名字与知名大品牌三星的英文标志极为接近,其单品售价仅为388元,相较于正品三星,价格至少低出了十倍。
尽管三星、小米等知名企业尚未对该侵权争议作出公开回应,然而创维在拼多多成功上市短短两天之内,便迅速发布了措辞严厉的声明。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就拼多多平台上出现的冒牌创维电视产品发布了“严正声明”,指出近期该平台大量销售此类产品,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及创维品牌的合法权益。创维公司已与拼多多进行严肃交涉,强烈要求其立即停止销售这些侵权产品。同时,创维保留了对拼多多及其它侵权责任方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央视新闻点名批评
央视新闻报道,作为新兴互联网企业拼多多的代表,其上市仪式刚刚结束,便遭遇了诚信问题的警钟,情况确实令人尴尬。市场上假货和次品泛滥,早已严重损害了拼多多的信誉。
央视新闻报道,商业模式的成功并不能作为放弃商业基本准则的理由,将薄利多销策略发挥到极致,并不意味着可以容忍假冒伪劣产品的横行。在任何商业体系中,不售卖假冒商品都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同时也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体现。
国家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正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公布,针对媒体曝光的拼多多平台上存在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该局网监司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此,已指令上海市工商局对平台运营方进行约谈,并要求上海市及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媒体所反映的,以及消费者和商标权利人投诉举报的拼多多平台销售的山寨产品、模仿名牌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与严格检查。无论涉及第三方平台还是平台内的商家,一旦发现违法行为,都将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截图
企业知识产权启示录
当前,拼多多正面临严峻的困境,内外交困,挑战频发。这次的山寨事件,无疑给众多企业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启示录1:企业应做好商标保护
许多商家对拼多多进行投诉和指责,原因在于该平台涉嫌侵犯了他们的商标权,致使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假冒产品,给原品牌的收入带来了不小的损害。反过来讲,正是因为这些知名品牌注册了相关商标,并强化了自身的商标保护措施,在法律的保护下拥有了独占自己商标的权利,他们才能运用法律手段,对假冒和山寨商品进行打击。
启示录2:企业勿打商标擦边球
新闻报道指出拼多多为“假货集散地”。对此,拼多多创始人作出回应,称假货问题系社会性问题。然而,其表态一出,即被批评缺乏诚意,且在推卸责任。然而,深入思考,确实如他所说,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假货层出不穷,尽管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打假行动,但问题依旧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若企业能从自身出发,摒弃商标侵权行为,积极研发并塑造自身的品牌与商标,那么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将显著降低。生产仿冒、假冒商品不仅会使企业在信誉上遭受道德指责,还将直接触及法律纠纷,对企业成长带来诸多不利。
任何平台若行售假之举,终究难以持久。唯有尊重知识产权,脚踏实地,提供优质服务,方能树立良好声誉,步入光明正道。
本站拼多多助力资讯平台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拼多多助力、砍价、互助、帮砍、快速完成多多助力活动技巧等资讯,帮助广大爱好者快速掌握多多助力砍价的秘诀,能够轻松自如地成功完成助力活动。本站温馨提示:助力有风险,互助时需谨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