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网友曾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见到好友分享类似邀请,内容为“帮忙砍价,免费得心爱好物”。起初,这仅是商家促销策略,然而如今却沦为骗子的工具。点击此类链接,您可能陷入新的诈骗陷阱。
从几元的小吃到几千元的手机,乃至上万元的相机,都宣称“仅需邀请好友在指定链接页面上协助‘砍价’至零元,即可无费获得该商品”。
但是,许多网友却反映砍价后无法成功购买。
近期,一位北京市民在社交圈中为朋友助力“砍价”活动时,不幸遭遇了账户内600元资金的被盗。警方指出,此类事件已发生多起,表明这是一种新型的欺诈手段。
据了解,这种新型诈骗有多种形式:
第一种诈骗目标是银行卡存款。
数日前,一位来自北京的市民在朋友圈里发现了一个助力“砍价”购买商品的链接,该链接上赫然写着:“邀请好友协助砍价,苹果X手机仅需0元起购。”
他点击了“砍价”按钮,输入了姓名和电话,随后页面跳转显示:“恭喜你,已为好友成功砍下68元!注意,活动时间紧迫,赶紧填写资料加入活动,邀请好友一起砍价,即可零元获得手机。”不久,他收到了一条短信,告知他的银行卡账户被扣除600元。
我的密码不知为何泄露,导致账户余额被一次性清空。幸运的是,微信并未绑定我用于储蓄的银行卡,否则损失将更为惨重。我猜想,可能是所填写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所致。
第二种是盗取信息诈骗身边朋友。
李先生不幸成为了朋友圈中砍价活动的受害者。他看到一位好友分享的砍价链接,未经深思熟虑便点击了链接,随后输入了自己的手机号码。页面反馈显示“你已帮朋友砍下××元”。
随后,李先生周围的好友纷纷接到了以李先生名义发送的疑似诈骗短信。李先生心生疑窦,认为可能是自己与朋友的个人信息在此次“砍价”活动中被泄露。
第三种是砍价成功没买到商品。
王女士虽曾参与过朋友圈中的“砍价”活动,却并未因此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她的亲朋好友们纷纷“竭尽全力”地协助她“砍价”。最终,王女士成功地将一款她心仪的商品价格从大约4000元降至了“0”元。
但当她点击购买时,却提示已经售完,无法购买。
“我这么费劲,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关于大家所经历的这些情况,警方指出,微信上的“帮砍价”功能最初仅作为营销手段。许多商家借助这一活动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关注度,并取得了显著的营销成效。
然而,随后这类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且易受骗的活动引起了不法分子的注意。他们借助朋友圈中的“砍价”活动搜集个人信息或进行诈骗,这一行为已演变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欺诈手段。
警方提示:朋友圈砍价谨防信息泄露
对于朋友圈中出现的砍价赢取大奖等促销活动,我们必须保持极高的警觉,绝不可轻率地填写个人资料,尤其是涉及隐私的敏感信息,务必要格外小心。
若信息真伪难以确认,切莫因小利而轻率传播相关网络链接,务必保护个人隐私,以免遭受欺诈之害。
在进行转账或汇款操作前,务必确认接收方的真实身份信息。一旦遭遇诈骗,必须妥善保留相关聊天记录,并在完成转账汇款后迅速联系警方,拨打110报警求助。
本站拼多多助力资讯平台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拼多多助力、砍价、互助、帮砍、快速完成多多助力活动技巧等资讯,帮助广大爱好者快速掌握多多助力砍价的秘诀,能够轻松自如地成功完成助力活动。本站温馨提示:助力有风险,互助时需谨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